讀完一本書很容易,但要讀透一本書你需要: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
.png)
這本書有點尷尬的地方在於,對一個初學者來講太過難啃,但對有一定閱讀經驗的人,很容易會想:我看了這麼多書,還有需要學怎麼看書嗎? 看完本書後我有了答案,不管你是初學者或是老手,這本書都是你必須看2次的好書,不過我建議還是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再來看。 就像講笑話一樣,如果一個笑話連想都不用想,像呼吸一樣理所當然,保證沒人覺得好笑。但太峰迴路轉的笑話,讓人找不到笑點也不是成功的笑話。一個好的笑話會與聽眾的理解保持一小段的距離,才能把笑點傳達出去。 閱讀也是一樣,一本適合你的書應該是領先你一小段,才能傳達它要表示的事物。 你可能會想,既然如此,為什麼你又推薦初學者看呢? 這本書厲害之處在於,他用拆解任何一本天書的規格,用最簡單的方式講給你聽,而大部分的書都是寫給普羅大眾看的,所以看得懂天書,其他就是小菜一碟。 這本書架構跟你學生時期的教科書沒什麼兩樣(甚至還有重點整理跟練習題),所以你照著讀過一次後,閱讀功力一定大幅進步,再看第二次時應該已經可以理解這本書了。 反正你終究要看書的,趁早把技能養成其實也很好。 我試著整理一些不用看完這本書,也能在閱讀時運用的知識,相對這本書的知識量來說,只能算九牛一毛,不過保證讓你看完也會有所收獲。 這本書將閱讀的層次分成四個部分: ①基礎閱讀:基本上國中畢業了都具備這項能力。 ②檢視閱讀:簡單說就是在開始認真看書前把書翻過一次,目錄看過一次。別小看這個動作,這個動作可以幫你過濾出需要認真看的書,看完後自己提出4個問題: ❶整體而言,這本書在說什麼? ❷作者怎麼詮釋上面的知識? ❸這本書是全部有道理,還是只有部分有道理? ➍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 記住上面這四個問題,這是在第三部分分析閱讀的基礎。 ③分析閱讀:這本書用了最多篇幅的章節在講這個技能,整體而言分三個部分: ❶判斷這本書在說什麼:包含這本書的分類,每個章節試著用幾句自己的話,說明作者的主旨。 ❷針對書裡所說發問:提出問題後在書裡尋求解答,哪些是作者有解答,哪些是沒解答的,還有一些是從作者的話語推敲他的態度的。 ❸評論這本書:光是了解還不夠,只有能評斷這本書,才能算是讀透了。但要確定自己清楚了解作者的論點才能提出批評,也別落入爭強好辯的境地。 從上面我們看得出來,要完成一次分析閱讀,花費的時間可能是數十個小時。所以我們一定要藉由檢視閱讀篩選出最值得讀的書,才開始進行。 ④主題閱讀:在某個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