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「財富自由」桌遊學理財#3

 #財富自由桌遊介紹 -3


說到這款桌遊最好的一點就是關於貸款的設計了。

大家回想一下,以前對於借錢的想法是好還是不好,房貸倒是還好,畢竟也沒多少人有能力一次付清的,但對於車貸、信貸、學貸等等呢?

以前對我來說借錢都不是什麼好事,父母以前最常講的一句話是:「幹麻給銀行賺利息」。

我印象很深刻,唸書時我很幸運,父母都沒讓我背學貸。但那時我第一次聽到有人說,因為學貸利率很低,所以雖然他們家負擔得起,還是先借好借滿。

我那時完全不能理解啊,借好借滿,就算利率只有1%多,也是送了利息錢給銀行不是嗎。

後來我慢慢了解了,原來學貸真的是一個很好用的借款手段,也才理解到資金是有成本的,如果有人願意用低成本提供資金給你,那就是一個很好的投資了。

但我同時也發現,很多人沒有這種觀念。所以我們會看到有些人(尤其是高科技業),房貸利率明明只有1.6%,但他很努力賺錢,最後在五年內把房貸還完。

五年耶,我房貸打算三十年慢慢還,因為我們說過,指數化投資的年化報酬率大概是8%左右,只是風險規避得太澈底的人就享用不到這甜美的報酬。

《財富自由》這款桌遊在貸款的設定上,除了像是房貸一樣的抵押型貸款,例如你要投資高雄套房就需要30%的頭期款及70%的貸款;另外每個職業有不同的信貸額度,由低到高分別是200、400、600萬不等。

這也很貼近現實,投資房產本來就沒有人存到足額才開始投資的,只要產生的現金流能夠抵銷貸款就可以了。

這跟很多人的觀念可能也不太一樣,大家以前看實體投資,可能是看多久能「回本」,例如每年收租5%,20年回本。

但《財富自由》試圖告訴你的是,多久回本其實不是重點,以財富自由這個目標來看,遊戲中設定每100萬的貸款每個月會產生負1萬的現金流,所以當它每100萬能產生超過1萬的月現金流時,這就是筆好的投資。

當然,在遊戲中還是有設定一些風險存在,除了不是每筆投資都是好的投資外,例如在升息的狀況下,你的月現金流會減少,可能就變成一筆不划算的投資,但同樣的,房產也是有房市大好而獲利的機會的。

而在職業的選擇上,加入信用貸款額度也是很巧妙的設定。

很多人覺得公務員死薪水,業界隨便跑個外送都能超過公務員的薪水。但他們沒注意到的是,公務員的薪水還有波動低的好處。

跑外送或許極限可以到月入十萬,但如果遇到一些系統性風險,例如平台全面調降抽成、或是像去年疫情最嚴重時,大家連外送都不敢叫的情況,這波動就可能讓你生活陷入困境。

這在遊戲中,就以信貸額度來量化,工作不可取代性高、收入也高的信貸額度就高,反之就給比較低的額度。

這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發,不管你把它叫取得貸款的能力,或是職業的安全度,總之這項指標會在你往後的遊戲過程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其實現實的投資上也是。

其實沒想過一款遊戲竟然能帶給我這麼多啟發,當然遊戲的設定一定是簡化的,甚至如果把他當大富翁玩,可能也不會發現裡面竟然蘊藏了這些理財知識。

但經過我的解說後,相信你也會同意這款遊戲十分寓教於樂,有時候跟孩子或學生講一些理財知識,因為他們畢竟還沒出社會,對他們來講可能虛無飄渺。

而 就是把這些虛幻的東西實體化,只要玩過一次,相信一定印象深刻。

心動不如馬上行動,你不需要閉著眼睛下單,可以參加由 財富自由 - 專屬台灣人的理財遊戲 舉辦的線上體驗活動,裡面沒有強迫推銷,更沒有奇奇怪怪的投資或實體商品要賣給你。只需要花你三個小時的時間,是不是像我說的這麼豐富,由你親身體驗最準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》(下) -生命週期投資法應用

別讓心理抄捷徑ー數據不會騙你,但你會被敘事騙了

股市很難懂嗎?用泛舟比喻你就懂